杨资元昨在关工委茶话会上呼吁社会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止不良文化对其侵蚀
近日,信息时报“关注夜归学生”连续报道受到广州市关工委重视。昨日,刚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特殊贡献奖”的广州市关工委主任、老市长杨资元在接受时报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夜归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他寄望未成年的孩子不要沉迷于酗酒夜游,不要盲目追随洋节,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孩子深夜出行安全。今年,广州市关工委还将在去年基础上,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调研,并探索如何防止“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侵蚀。
老市长杨资元:我想对孩子说,不要沉迷于酗酒和夜游。社会各界也应引导孩子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去年12月底,时报记者通过暗访,针对平安夜一些中小学生深夜逗留娱乐场所现象,连续三天推出“关注夜归学生”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老领导老同志们对此也十分关心。该现象经报道后,广州市关工委在内部工作会议上专门拿出报纸研讨过“夜归学生”现象。老领导老同志们纷纷就此发表看法和建议。
老市长担忧夜归学生安全
不利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就是“不良文化”
昨日的会议上,杨资元提出,今年将探索如何防止“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侵蚀,以及“不良文化”的管理及纠正等,但对于何为“不良文化”,他认为这个概念还需要慎重探讨。
“应该警惕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侵蚀!”杨资元说,这是有待进一步研讨的关注话题,因为“不良文化”这个概念不好把握,到底什么样的才是不良文化?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太过,但不能不去思考。比如当前电视上一些广告,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就有不良影响,算不算不良文化?还有网络上一些东西,越来越明显的对未成年人造成侵蚀,亟待针对“不良文化”进行管理和纠正。
昨日,记者就“不良文化”概念采访了中大哲学系伦理道德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章海山,他分析,“不良文化”如果指精神方面,至少应该包括黄色文化、堕落文化、腐朽文化等,包括当代西方文化中不好的东西,也包括我国传统文化中腐朽的东西,但“不良文化”这个概念不好确切把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上来说,就是一切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化。
章海山认为,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导向是一元化的,即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而老百姓包括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选择是多元化的,但多元化应该以一元化的导向为基本原则。比如你可以不学雷锋,但你至少要遵守道德底线,不能去偷摸抢扒。因此,这个多元化选择是在一定道德范畴和社会准则内的,而不是肆无忌惮。目前一些未成年人对此缺乏理解,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容易迷失方向,偏离了基本原则,因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引导。 |
“我想对孩子说,不要沉迷于酗酒和夜游。社会各界也应引导孩子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昨日,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召开2006年迎春茶话会上,市关工委主任、老市长杨资元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时报“关注夜归学生”的报道很及时、很客观,未成年学生夜游现象亟待探讨和研究,并且孩子们安全状况让人担忧。深夜在街头逗留的人大多比较复杂,尤其是酒吧这些娱乐场所,未成年人去那里容易受到不良诱导,也存在一定危险。他表示,希望家长注意和孩子多沟通,引导孩子健康娱乐,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深夜在外逗留孩子的安全;社会也应引导孩子们理性、健康地过洋节,同时更应强化和发掘我们中秋、国庆、春节等传统节日内涵,让孩子们体会到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快乐。
“学生夜归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用良好习惯去引导。”广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高洁泉近日在接受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应加强引导,比如小学、初中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去爱国主义基地、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受教育,关键要引导孩子从小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及道德示范。
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据了解,去年市关工委抓住未成年人犯罪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两个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呈现暴力犯罪、团伙犯罪、智能犯罪、校园作案、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增多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直接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
杨资元透露,2006年广州市关工委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调研,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有机结合等问题。并将向市委提出建议,扩大广州工读学校规模。
近日,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广州市关工委获评2005年“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杨资元还获得2005年“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特殊贡献奖”。
“让学生安全回家”专题研讨会受肯定
据介绍,2005年,广州市关工委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工作,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受到中央肯定,其中也包括支持和参与信息时报举办的“让学生安全回家”专题研讨会。
去年6月,时报连续报道了多起中学生在放学路上遭遇学生暴力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而面对学生在放学时间屡屡遭遇不法侵袭事件,如何在事前有效预防和杜绝更为关键。为此,广州市关工委、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青教办联合信息时报社举办了“让学生安全回家”专题研讨会,邀请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各部门参加,共同探讨如何让学生安全回家,老市长杨资元在会上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研讨会上各方还联合发出了倡议书,呼吁学生、家长、群众和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学生安全回家。
该研讨会取得良好的反响,得到各界的积极响应。据了解,研讨会后不久,原东山区东湖街、梅花街等街道纷纷响应,组织街道退休党员群众成立“学生巡逻队”,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在中小学校附近戴袖章巡逻,维护学生回家安全;而广州市40中学也一直成立有“教工护卫队”,上学放学时间在学校周围巡逻。 (责任编辑:章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