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本报记者在万宁采访时,听到了一桩近百岁老人寻亲的感人故事,今年99岁的黄埔军校学子翁桂芳,从1980年代便开始托各种关系,找寻他在1949年海南解放前后在广州失散了50多年的妻子儿女,随着他的年事日高,他希望借助党报媒体,找寻妻儿的相关线索。在有生之年打听到妻子儿女的音讯,了却他50多年来的日夜牵挂。
但愿这位近百岁老人半个多世纪寻找亲人的浓烈亲情,不要成为老人一生的遗憾,了解相关线索的海南、广州读者,欢迎拨打本版往事热线,帮助老人梦圆。
在对翁桂芳老人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了一份1983年7月27日由万宁县人民政府发出的文件。20余年过去,文件保存的完好度见证了主人对于它的珍视程度。当年拿到这份文件,对翁桂芳老人的命运转折至关重要,使他从被专政的对象变成了人民的一员。
现在,我们把它作为往事的一页,全文登载出来,让尘封的历史现露真实的原貌,以令我们共同审视昨天,珍爱今天。
如果你珍藏的书信、日记或相片等,曾记录下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或能见证中国人共同经历的世事变迁,请拨打往事热线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专辟栏目刊发,以唤起读者的共同记忆。
黄埔军校同学会颁给翁桂芳的证书,把老人的生年1907年误写为1909年。
1997年翁桂芳老人与两个孙子在家中留影 陈兴章翻拍
11月的海南,恼人的热意渐渐远离这片海岛,在万城镇仁里社区上灶村的翁家,秋天的气息顺着清爽的凉风弥漫在整洁安静的院落中。套着一件朴素的蓝色长衫,99岁的翁桂芳老人坐在床沿边上,用欣喜的目光迎接着儿子翁宏勇带来的几位客人,当中有一位是他拜托过多次,希望帮忙联系党报媒体寻找50多年前失散妻儿的远房亲戚小陈。与小陈打招呼时,翁桂芳遍布皱纹的脸上,显出孩子般单纯的神情。
记者是随着小陈到翁家拜访的客人之一。日前在万宁市采访时,我们从小陈处约略听说了这位耄耋老人从1980年代开始,一直不断寻找着他在广州失散的妻儿。
年近百岁的翁桂芳,岁月沧桑和生活中曾经的磨难,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浓重的印迹,他的脸上有不少老人斑,耳力已经严重退化,前些日子因为摔了一跤,已不能自由地走动了,只能在床上与人交谈,我们几乎是要用喊话的方式才能让他勉强听清说话的内容,几度尝试之后,记者发现与翁桂芳老人的交流十分困难,只有放弃,转而从翁老54岁的儿子翁宏勇口中,我们听到一段萦绕在老父亲心头半个多世纪的寻亲憾事。
(责任编辑: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