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库区隐患重重
“这是一起典型的企业不服从监管,违章作业野蛮施工造成的事故。”番禺区安监局周大福局长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番禺区安监部门介绍,“昌运1”在2006年12月29日从湛江运了4500吨重油往番禺,30日停靠番龙船舶维修厂前的码头卸油,当日适逢番禺区进行
安全生产大检查,安监部门在当日下午发现该船并警告其立即离开。“按照规定,维修码头是不允许停靠如此重吨位级的大船的。”
据介绍,当时“昌运1”油轮的负责人向安监部门工作人员承诺“加点机油后会马上离开”,但该船在加了60吨柴油和一些机油后并没有遵守承诺离开,甚至在没有清舱没有防爆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他们并没有向海事部门报告。”周大福说,安监部门工作人员称,正是由于“昌运1”负责人的大意和违规,才导致该船在进行防碰撞胶圈安装工程时点焊碰电引爆油气酿成大祸。
“这里包括油库都存在安全隐患!”据周大福介绍,番龙油库、海昌油品运输有限公司、番龙船舶维修厂和番龙减粘车间是个家族企业。他透露,去年12月29日在检查时就发现番龙减粘车间存在隐患而责令停产整顿,在随后对番龙油库和船坞维修厂的检查中也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目前已责令停产整顿,公安部门也对在本次爆炸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的海昌公司总经理、“昌运1”船长、大副及企业一名负责人进行了刑拘。
安监局长:根本没发现浮尸
据清流村村民反映,2007年1月1日和2日在江面上陆续发现了3具浮尸,还有村民称经辨认确定死者身份为“昌运1”的电焊工刘某和另两名电焊工。记者连续几日多方寻找村民所说的这3名死者的家属,也不知道去向。“根本没有发现什么浮尸!”昨日,番禺区
安监局周大福局长称,当时“昌运1”油轮上共有15人,船长和1名大副没有受伤,一名工人自称上岸“方便”躲过一劫,而伤者中有3人重伤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救治,另有两名轻伤者在番禺石碁人民医院治疗,还有5人只是轻微擦伤。“目前确定有两人失踪,据说他们在船舱工作。”周说,这两人是来自湛江遂溪、海康的陈召明和邓永拓。
善后:油库迁走正在规划
“它就像个定时炸弹背负在我们身上!”清流村村民在这次事故发生后说,村民郭炳文就住在靠油库最近的沙东街,油轮爆炸事故中他家的玻璃和门都遭到严重破损。“想想都怕,现在住在这里都胆战心惊的。”他说,“它(油库)不搬我们就搬!”
据了解,番龙油库已有8年历史了,是家证照齐全的企业。番禺区安监局周大福局长介绍,去年广州市政府颁布了一个关于化学危险品生产制造厂家整体规划的文件,按照计划,广州市所有的危化品厂家必须在2009年之前迁至沙湾河以南,之后这个年限又延长到了2015年。“番龙油库也在这个搬迁范围之内。”周局长说,番禺区共有危化品生产厂家116家,区政府计划先从大石镇和化龙镇着手,一步步将这些“定时炸弹”迁至市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周大福局长说,在迁厂的具体操作时遇到了一些难题。“这些厂都是有证有照的,要迁走政府补偿给企业的资金是一大笔钱,况且像这些企业谁敢接收?”周说,番龙油库的迁厂问题区政府正在计划之中。
村民补偿金政府先垫付
据番禺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昌运1”油轮爆炸事故发生后,番禺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区委书记谭应华、区长骆蔚峰等区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公安局、海事处、卫生局、安监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并派出了消防抢险车等十余辆、出动抢险人员共两百多名。
周大福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发后政府部门及时组织村民疏散并做好安抚工作,对在此次爆炸事故中受到损失的村民政府部门已决定先由政府部门垫资进行赔偿,其中包括对在2002年油轮爆炸事故中受损村民的追赔。
(责任编辑: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