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历经24年后,在广州宣告结束,其当前所属的一切资产无偿赠送给中山大学。该基金会的发起人、名誉主席、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出席了资产赠送移交仪式。
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当日举行了资产赠送移交仪式,其主要内容为:现金人民币1100多万元,港币约36万元,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及其中的所有设备等。杨振宁在仪式上致辞时感慨地说:"我希望25年后我还能有机会看到中山大学在科研上的又一次飞跃。"
基金会认为,随着国家经济腾飞,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支持大大增加,基金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圆满完成。据了解,24年来,该基金会资助中山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经费共计港币约1110万元和人民币约1226万元,资助研究项目273项,受益600多人次。
其中,中山大学著名教授、对庞加莱猜想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数学家朱熹平就曾获得过该基金会从1991年至1998年连续8年的支持。
杨振宁说,对于社会和政府对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投入相对较多的情况,"不必引以为忧"。"对应用研究投入的倾斜,并不代表对基础研究的漠视。关键是要依从年青人的兴趣,顺其自然,不会出现没有人做基础研究的后果。好比我当初如果硬要做'应用',就不会成功。相信朱熹平教授也是喜欢做基础研究的类型。"
成立于1983年的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是以支持中山大学基础研究为目的,资助一些具有较重要学术价值的基础研究项目。由于当时学校经费困难,即使是一些很有基础,卓有成绩的项目,亦面临困境。另一方面,许多中青年学者也由于缺乏资助,未能发挥冲刺前沿的先锋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