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游泳开始,小宝人生的另一扇门被打开(图片由小宝妈妈提供)。 |
| |
小宝的进步离不开学校老师的培养。 |
不少人为《阿甘正传》中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坚韧真诚而动容,而深圳也有这样一位可爱的“阿甘”。在近日闭幕的上海特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中毕业于深圳元平特殊学校,来自单亲家庭,患有先天性耳聋、智障、“多动”等多种障碍的冯小宝获得了保龄球男子个人单打和男子团体赛两块金牌,其中个人单打总分达到214分,已接近了专业运动员水平。
像小宝这样身患多重障碍的运动员,在参加特奥会的中国选手中非常少见,人们都说是特奥会让他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自信,并学会关心他人。
日前,记者见到了小宝和他的母亲冯睿。小宝身材修长,一看就是一副运动的好身材。在妈妈的帮助下他用手语比划着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拿奖牌。
特奥会上连打六个满贯
记者了解到,在特奥会的男子保龄球单打决赛上,小宝连着打出了六个满贯,整个比赛小宝非常放松,每次打球前,都会做“胜利、加油”的手势;如果全中了,他就双手握住、耸动肩膀,表现得非常兴奋。而连续两个球没有中,他就主动打手势告诉教练,如果偏一点、侧一点就好了。
而休息的时候,他会主动跟外国的选手、教练交换小纪念品,如果对方愿意换给他,他就向对方抱拳作揖。
元平特殊学校的何老师告诉记者,“小宝在赛场上看起来有模有样,赛场外也非常喜欢和别人交流。”元平学校体育组组长王兵老师也告诉记者,小宝就是这样,人越多他越放松,他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夸赞。
曾是学校“混世魔王”
至今,由于无法配合仪器检测,学校及医院都无法测出他的智商。在课堂上,他基本上不能静下来,没办法控制自己到处乱跑,到高中毕业的年纪还在跟聋哑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课程。现在的小宝买东西不会算钱,只能看看简单的图片、漫画。
但是而今小宝在与人相处方面进步已经很大了,1995年底刚到聋哑部就读时,开始问他叫什么名字也不回答,喜欢到处乱跑,一会就消失了,整个学校去找他;还不时搞出让人哭笑不得的恶作剧,马上便成了校园里的“另类明星”。
学生宿舍里整一层楼的牙膏消失了,而墙壁上到处都是牙膏渍飞舞的涂鸦。不用说,那肯定是小宝干的,同学们也不爱跟他玩。高帮云老师说,“你问他知不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他的回答模式就是‘知道’——‘不知道’——‘知道’,让人很无奈”。
一出这样的事情,冯睿就会被叫到学校,见到老师就是哭,唉声叹气,不知道该怎么办。
母爱师恩促小宝夺冠
在教学时间里,高帮云基本上都是和生活老师交替当小宝的“贴身保镖”,随时要留意小宝的情绪,“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然而,但在2003年夏天班级的第一次班级游泳课上,小宝给了高老师最大的震撼:“他自个儿摘了助听器就一头扎到水下,潜水十多米才冒出头来。”
“当时我们就发现他腿形修长、姿势优美,确实是运动的好材料”,高帮云和体育老师王兵找到冯小宝的母亲冯睿商量应该重点培养挖掘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为此,冯睿付出了很多心血,开始她连续找了好几位社区的游泳教练,直接表示就算多收几倍钱也不会带小宝。
最后冯睿几乎是流着眼泪恳求,南山体育文体中心的游泳教练才勉强同意试试。小宝一进游泳池一泡就是五六个小时,他的运动天赋和母亲的执著感动了游泳教练,教练决定免费训练他。
在体育训练中,就智障儿而言,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进行互动,很简单的动作都要反复示范。“进行基本体能训练时,小宝还会乱跑,一下就不见了。老师们不得不中断训练在学校里找寻他”,王兵老师告诉记者,“在保龄球训练时告诉要跳到一定高度发力,小宝点头答应了,但是还会偷点小懒,不跳那么高,你又跟他说,他过一会还是不配合你。”
而冯睿也想尽办法帮助儿子“使劲”,“保龄球一局就要10元,而且很快就打完了,太贵。我在柚子上挖几个洞,可以当作保龄球练习。”由于模仿能力很强、力度不错,小宝到国家集训队后,很快就能打出优美的弧线,平均能达到160多分。
将来:继续开发小宝的体育潜能
“运动不仅挖掘出了小宝的体育潜能,也让他更加自信、快乐。”在去年的哈尔滨特奥会上,广东省残联的工作人员对他到处乱跑、不听指挥还非常头疼,但现在,小宝居然主动给来人让座、端来牛奶。
现在,聋哑部的孩子们也开始羡慕他了。之前小宝在班上总是被批评教育的对象,现在他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冠军。王兵老师说,小宝现在走路昂首摆臂,“很得意”,他还曾把奖牌放在低年级同学的抽屉里,故意让孩子们看到奖牌以此来炫耀自己。
昨日,小宝用手语告诉记者,眼神里闪着愉悦的光芒,“很想参加2008年的奥运会,也要拿奖牌!”然而妈妈冯睿决定将孩子的体育潜能继续开发下去,“小宝进步由体育训练而来,对他康复非常有利,一定会坚持下去。”(记者鲍文娟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