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贩在手推车专用道上拉货。李小萌/摄
荔湾 “十三行”设手推车专用道 (吴璇坚 郭银萍 彭淑芳 胡少如
曾思敏)过去一提起“十三行”,大家都会自然联想到人车争道、“野鸡车”等现象,不过,荔湾区近段时间对“十三行”一带的交通混乱状况进行了整治,首次专门开辟一条“手推车专用道”实行人车分流,同时,还发动600多名商户和街坊当“协管员”,每天轮班监管,现在的“十三行”,几乎每隔两米就有一位市民监督路况。
虽然“十三行”路段总长只有580米、宽7米,但由于有新中国大厦和红遍天大厦等人气极旺的服装批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十三行”每天流动人口超过了10万人。过去,每天都能见到大批满载货物的手推车在大马路上与机动车争道、行人乱穿马路的现象,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更是创文的大难点。
不过,记者昨日却发现“十三行”焕然一新,手推车不再与机动车混行,而是有秩序地走在一条专门的“手推车道”上。而“十三行”一带的老房子外立面也粉刷了一番,并清理了“牛皮癣”、破旧雨篷、受损的招牌等。此外,记者发现平时在路上一辆接一辆的“野鸡车”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道路变得干净畅通。
“十三行”或可建地下通道 荔湾区岭南街党工委书记曹进礼建议,或可将“十三行”路段分时段设为“步行街”,在人流高峰期如上午8时至下午3时,将该路段设为行人专用道,禁止机动车通行。岭南街党工委副书记黄碧琪则建议,或可在路面下挖通道,建成专门的“货运通道”,永久实现人车分流,更好解决“十三行”的交通难题。
番禺 快速保洁车 视频小喇叭 两大绝招保公共文明 (阮剑华 潘萱)记者昨日从番禺区获悉,自广州5月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以来,该区测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据介绍,该区在创文工作中想出了两个绝招--视频小喇叭监控卫生、为环卫工配备快速保洁车。
群众智慧:小喇叭远程监控
在番禺区钟村镇钟二村,记者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村里视频监控旁还有个喇叭。原来该村村委在人流集中的路口、相对偏僻的死角地方,均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旁边同时安装了小喇叭,安排专职人员24小时在监控室里监察全村各处的情况。一旦发现有乱扔垃圾、乱张贴、乱摆卖等不文明的行为,值班看守人员立即通过喇叭喊话,责令违规者改正。
据悉,自小喇叭开展广播以来,该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大为改善。
拿来主义:50辆车快速保洁
据悉,由于时值盛夏,城区保洁难度明显增大,番禺区先后有10多名环卫工人中暑。
该区环卫处日前向北京西城区学习,为部分环卫工人配备了快速保洁车,其中40辆为自行车,10辆为电动车。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快速保洁车均在后座装备了红色保洁箱,保洁箱正面喷有“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字样。在每辆车上还统一配备了“快速保洁五宝”:一个小方铲、一把小扫把、一个小广告纸铲、一个小铁钳、一个清洁夹。
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快速保洁车”能加快巡回速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保洁效率,使路面垃圾滞留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20分钟,并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
两小时取缔11间“黑网吧” (阮剑华 潘萱)近日,番禺区文管办组织公安、工商等11个职能部门,出动100名执法人员组成三个联合行动组,分别对新桥、官涌、石岗东及罗家的“黑网吧”进行整治。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共取缔“黑网吧”11间,依法查缴违法经营的电脑设备85台(套)。
据了解,仅7月份以来,番禺区共取缔“黑网吧”174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