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fast fashion)品牌已经成为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针对缔造fast fsahion的品牌,很多消费者纷纷披露“买得到款式,却买不到质量!”,环视我们身边最典型的案例就是ZARA。
“这次试验从选样到出数据,都是非常严谨的,保证真实可信。”负责此次技术检测的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人士,向新金融记者讲述了此次包括ZARA在内的质量门事件始末。
2009年进入中国后发生的质量问题
2009年8月:凉鞋质量不合格
2009年8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对沪售凉鞋的质量监测结果,被曝光不合格的凉鞋品牌有“ZARA”等品牌。
2009年12月:含绒量不合格
2009年12月,北京消协检测到“ZARA”品牌一款外套大衣含绒量不合格,标称含50%羽绒,实测含绒量只有40.5%。
2010年1月:色牢度不达标
2010年1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近期对沪售部分羊绒羊毛制品、儿童服装的质量监测结果,共有26批次商品不合格,其中羊绒羊毛制品、儿童服装各13个批次不合格。ZARA榜上有名。
另外,还有10个批次色牢度不达标。如由飒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生产(供货)的“ZARA baby”一款婴孩夹克/外套(型号规格:80/52 )该指标不合格。
2010年1月:服装质量不合格
2010年1月,哈尔滨市工商局近日对哈市区内各大商场、服装门店经销的服装、针织商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ZARA不合格榜上有名。
[1] [2] [3] [4] [5] [下一页] |